随着居民拥有车辆的比率逐渐递增,停车场日常车辆进出愈发频繁,高峰期一“位”难求是常有的事情,车主停车找车位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且车辆出入时,还需依赖人工登记进行收费,极易造成出入口拥堵现象。
“停车难”问题让市民和政府头疼。除了新建停车场、将闲置楼宇改造成公共停车楼以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也在为解决停车难贡献着科技智慧。不仅是政府在推动“智慧停车”,企业也成为其中一股重要力量。
去年年底,杭州又干了一件“新鲜事”。如果你在杭州某些特定区域停车,不需要等收费员来收费,不用掏现金甚至不用掏手机缴费,直接把车开走,停车费已经从你的支付宝上扣掉了。杭州市城管委在全国率先上线道路停车无感支付,当时在西湖区700余个泊位进行试点,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市民停车缴费。最近,杭州将这一试点扩大,1万个道路停车泊位无感支付正式上线。
从购一次物到吃一次饭,从打一次车到看一次病,“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渗透进我们的日常,改变我们的行走、交流甚至思考。这一次,智慧城市又把手脚“伸”到停车收费这一领域。虽然这看上去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突破,但是恰是这一点点新的“小确幸”,这一步步的“攻城略地“,让有心人能感知,智慧的能量又更进一步渗透进生活了,更进一步渗透进城市的“毛细血管”了。
人类生活的变迁,正是沿着积跬步以致千里的逻辑前进。其实,单就某一次停车缴费的场景来说,对具体的个人算不上什么大麻烦事。但是,整个城市通过无感停车积累下来的效率、时间,将是蔚为可观的。特别是,它对停车收费员这一人力成本的节约,将为如今人口红利日益消逝的社会释放新的资源。而且,这一次是停车,上一次是公积金提取,再上一次是坐地铁,智慧城市建设总的延续下来就逐渐颠覆了城市生活的原有模样,带给民众极大的便利,也塑造了城市新的“范儿”。
欣赏这种公共服务的与时俱进。实际上,近年来,浙江不少城市的公共服务,搭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东风,都在这么积极地“尝鲜”。是的,外面的技术日新月异,很多技术日益成熟。只要我们恰当运用,不断地“+”,就能“+”出效应。不是坐等商业大佬们把人工智能玩得风生水起,而是主动迎接潮流,公共服务部门的这一份创新精神和积极作为,值得点赞。
杭州通识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发展汽车产业服务的集团化企业,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为停车场管理提供停车场管理星级化服务及停车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企业。利用自身具备的停车设备技术创新服务优势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针对具体停车场的实际条件,提出经营优化解决方案并诊断改造治疗,打造最具价值的泊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