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过去分散化的停车资产借助互联网聚合在一起,破除信息孤岛实现跨时空共享,既解决了车主停车难的痛点,也促进了停车管理的智能化,更提升了城市交通治理的效率和效益,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智慧停车这一新型服务、管理模式的促发和渗透。
中国飞速进入汽车社会,全国有58个“百万汽车”城市,各地停车位供不应求,作为公共资源的城市道路逐渐沦为商业牟利工具,加上早期规划滞后、停车配套设施不足,行业面临历史欠账、疏于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等瓶颈,繁荣背后尚有许多细节待解。
传统的停车方式正在逐渐被市场诟病。研究表示,在所有城市车道上行驶的机动车中,一辆正在寻找停车位的机动车对于交通堵塞的影响是正常行车机动车的5倍。此外,我国目前大型停车场数量正在逐渐攀升,车位数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车主花在找空车位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内各大城市停车逃费和乱停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屡禁不止,导致国内停车市场秩序紊乱。这些问题的出现均表明,传统的停车方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日常停车需求。在此背景之下,智慧停车优势逐渐显现。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对关乎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譬如互联网出行,这几年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智慧停车风起云涌,“用户至上”的互联网行为模式,给传统出行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推进了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步伐。
私家车数量急速增长,导致核心城区街道车满为患,停车位短缺现象愈发严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北上广深四城平均停车位缺口率为76.3%,每城至少有超过200万的车辆无正规车位可停,而全国停车位缺口则高达5000万个。当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为1:0.5,相比国际通行标准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泊位总数的比例1:1.2-1.4,差距颇大。这也说明,停车位短缺依旧是我国智慧停车难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种种暗疾依存不仅折射出我国智慧停车体系不健全、停车不够智能化、停车位短缺等多种瓶颈导致行业发展速度被制约,还说明了中国发展智慧停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智慧停车作为智慧交通最重要的一隅,当下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找到突破口,解决现有的交通痛点。
对老百姓来说,美好生活无非是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停有所位……停车是民生篇章的重要一页,也是政府不可回避的责任,而在中国明确提出停车产业化的背景下,智慧停车也有了更可观的投资价值,除了车位投资,停车设备、智慧系统软件、停车后市场全产业链价值逐渐显现,停车生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杭州通识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发展汽车产业服务的集团化企业,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为停车场管理提供停车场管理星级化服务及停车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企业。利用自身具备的停车设备技术创新服务优势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针对具体停车场的实际条件,提出经营优化解决方案并诊断改造治疗,打造最具价值的泊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