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是当今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不管日本、美国、韩国,这些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法国、德国,都面临停车难的问题。他们对于停车方面的需求,停车难题,一点都不亚于中国。 停车难主要难在找车位,其次才是停车费价格高低。大数据显示,中国80%的停车场的车位空置率比较高,只有20%的停车场在个别时段车位比较紧张。 因此智慧停车被专家们看作是缓解停车难问题的方向。运用智慧停车技术,可以使交通拥堵减少30%,无效交通流减少12%至15%,寻找车位时间缩短6分钟至14分钟,使政府、企业和民众实现三方共赢。 解决停车难的第一步就是从信息化着手,利用智慧停车科技帮助车主更快捷地找到停车位。其次,智慧停车企业还能利用停车大数据,帮助政府优化车位物理资源的配置。此外,智慧停车系统还能通过设置动态费率等灵活措施,以价格手段调节停车流量。 然而,智慧停车目前的发展体量与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智慧停车分两个方面,一是停车场内部设施设备智能化;二是停车收费管理智能化。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介绍,从全国来看,2017年实现路内停车智能化的县级以上区域有170多个,泊位数146万个,智能化的比例较低,尤其是自动收费的比例更低。 当前智慧停车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未来必须要走规模化、综合化发展之路。这也是国家政策的方向。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日前发文提出,“十三五”时期,将以交通枢纽、居...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9
浏览次数:41
与朋友聚餐,花20分钟才抢到一个停车位;餐毕去开车,却发现车前已堵上另一辆车,联系车主挪车再花20分钟……这样让人心塞的经历,对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已是稀松平常。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停车难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痛点,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2018)中国城市静态交通论坛”上,各方代表认为,根治停车难顽疾,需要将智慧停车纳入城市规划,并推动停车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近日,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2018)中国城市静态交通论坛”上传出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3。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停车难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痛点,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论坛上,来自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停车设备企业代表们齐聚一堂,为根治停车难顽疾开出了药方。 汽车进入百姓家庭的速度之快,远超出政府部门预期,导致城市停车位规划和建设严重不足。“据公安部交管局透露,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23个城市保有量超过200万辆,49个城市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城市停车难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清华同衡规划院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王杰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驾驶人数超过3.85亿,电...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8
浏览次数:75
“停车难”问题让市民和政府头疼。截至今年6月,全市小汽车保有量为331.5万辆,停车泊位与小汽车保有量之比为0.58:1,换句话说,平均每2辆汽车争夺1个车位。当下停车逐渐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之一,因此物联网技术衍生出来的智慧停车必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加便利、智慧的生活,也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造成“停车难”的原因,一是泊位不足,二是欠缺引导。泊位不足的问题通过建设停车场解决,欠缺引导的问题则需通过智慧停车来解决。智慧停车通过对停车大数据的掌握,实现停车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能够为车主提供电子支付、车位查询、车位预订、车位导航、周边信息推送等体验。 目前,智慧停车主要包括车位引导、停车场管理、反向寻车等主要功能,一些智慧停车场还新增了特殊车辆管理功能,利用车位感知、视频识别、智能读卡等技术手段,为特殊车辆提供专属权限,自动引导进入专属车位。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停车系统不仅能识别车辆信息、控制车辆的出入,还将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协助居民快速停车、找车。通过建立智能监控卡口,预先采集车主车牌信息,在出入口系统使用高效车辆识别联动闸机放行,实现了人、车、卡口间交互,改变以往单一的停车识别方式。 对于车主来说,智慧停车能够协助车主完成停车相关的一切操作,比如预先了解停车场空余车位状况,免取卡进场,车位引导。反向寻车,无感支付等,可大大节省停车时间,提高...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7
浏览次数:36
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再到分时租赁,出行领域最近又出现了一个惹得众资本追逐的新风口:智慧停车。但不同于在共享经济下诞生的共享单车和分时租赁,智慧停车侧重解决“停车难”问题而不是“出行难”问题。 不论哪个城市,车辆数量在增涨,车位配套远远跟不上,停车难 已经深入人心,“想停就停,随心所欲”是业主期盼,智慧停车政府在政策上也是大力支持。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96亿辆,按照国家的车辆与车位比100:45来算,中国有达8800多个停车位要管理,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停车难”问题。 作为“城市病”的主要病症,“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大城市的通病,并已逐渐发展为影响交通秩序与社会的一大难题。:车多位少,停车缺口较大,所有的停车难题整个在一起,已不是传统停车行业紧靠人力、物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之下,智慧停车行业逐渐成为了业界的“香饽饽”。 当前的智慧停车综合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技术、GIS技术等,主要应用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定和导航服务,达到“停前预知、停时无碍,停后缴费”的效果,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无感支付基于免息免密小额支付+车牌识别技术的融合应用,与“扫码付”不同,无感支付采用 “车牌付”形式,仅需将线上资金账户与车牌绑定,车辆经过收费站时摄像头识别出车牌号,自动从...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4
浏览次数:56
随着车辆的日渐增多,用户对停车场管理系统将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自动进出车辆、自动判别车辆放行、自动缴费管理,全智能化停车场管理也随之出现了。 在城市里,“停车难”已经成为出行的痛点,而发展智慧停车则可以缓解这样的矛盾。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了“城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用信息化科技手段打破信息壁垒,解决停车资源供需平衡,整体提高停车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停车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智慧停车系统采用车牌识别、移动支付、云计算的技术组合,依托“智慧停车云平台”,解决了城市停车难等问题。车主可通过移动端APP或微信查看城市路内路外余位情况、收费明细及具体位置,可预订目的地附近停车场车位,然后通过车位导航功能以最优路径至预订车位,车主可直接微信扫码支付停车费、高效便捷。 智慧停车平台通过一套系统,把停车场连接起来,然后圈定这个场景,连接停车场的车位资源和车主的停车需求,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把价值高的停车场做一个资产管理。 同时我们发现停车场90%的利润来源是停车费,但是深入挖掘却发现,停车场这么大的空间,所有车辆都停置的时候,所有跟车相关的服务都可以实现,包括洗车服务、保险服务。停车场里面的场内广告价值服务也可以挖掘。 随着智慧生活的不断发展,服务越来越精细化,智慧停车的发展需求不再局限于某一点的突破,从单一...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3
浏览次数:170
小编想问一下,这个周末两天,有多少人的状态是下面这样? 大雪和冷空气来的猝不及防,在小通搓着小手钻进被窝抱紧暖水袋的时候,我们停车场可爱的管理员们却已经紧急动员起来。 因为大雪虽美却严重影响车主们的出行安全,为尽快扫雪除冰、畅通道路、消除隐患,确保车主行车安全。管理员们冒着风雪齐上阵,在各个停车场内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 雪天里温暖的剪影 天气虽然寒冷,扫雪现场却是火热朝天,为小车主们行路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每一处必经之路上,铲开一条条没有积雪的通道,在每一处台阶、坡道和出入口,铺上了长长的防滑草垫。 即使是零下的气温冷冽严寒,也丝毫不能阻挡通识人扫雪的热情,暴雪不畏,严寒不惧。通识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热火朝天的雪中情……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2
浏览次数:140
当下中国“快速发展起来”遗留问题相当棘手,在交通治理领域,“历史欠账”尤为突出,“停车难”成了困扰城市管理者的一大挑战。并且,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向制度、技术讨红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与此同时,随着新一代互联网科技发展成熟,国家顶层设计源源不断释放利好消息,自上而下推动停车产业化,不遗余力开辟技术、资本流动通道。 传统的停车方式正在逐渐被市场诟病。研究表示,在所有城市车道上行驶的机动车中,一辆正在寻找停车位的机动车对于交通堵塞的影响是正常行车机动车的5倍。 我国目前大型停车场数量正在逐渐攀升,车位数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车主花在找空车位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内各大城市停车逃费和乱停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屡禁不止,导致国内停车市场秩序紊乱。这些问题的出现均表明,传统的停车方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日常停车需求。在此背景之下,智慧停车优势逐渐显现。 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的共识,构建全新、高效、透明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停车服务及监管体系,破解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是未来停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尽管智慧停车已逐渐成为停车行业发展的重心,但由于发展时间较晚,市场并不完善,导致行业仍旧面临着不少发展难题。 智慧交通离不开智慧停车,而人工智能无感停车恰恰是智慧停车大势所趋,也是高级阶段。人工智能无感停车试点项目由信息采集前端、运营管理后台、综合服务云平台等模块组成。其中,信息采集前...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2
浏览次数:61
智慧停车的概念从2014年出现至今已经过去整整4年,虽然也达到了百亿的市场规模,与预计的万亿规模差距巨大,也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在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上广深等地区的覆盖率也仅有7%。造成智慧停车发展并未有预测中那么快的原因是因为智慧停车还不够智慧。 一方面,现有停车位与机动车数量不匹配,清华同衡规划院院长就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我国驾驶人数超过3.85亿,而全国只有80万个停车场,路外停车位3000万个,路内停车位300万个,未来还存在5000-6000万的停车位缺口。 发达国家的机动车保有量与泊车位总数的比例1:1.2-1.4之间,而我国平均处在1:0.6左右;泊车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一二线大城市的比例为1:0.8,而中小城市的比例更低,仅为1:0.5。此外,城市与郊区、农村之间的停车资源也存在差距,农村和郊区的停车位比例基本上都高于1:1,而市区的停车位比例则低于1:1。 传统停车场采用的人工管理的模式,需要支出大量劳动务工费用,再加上人工管理能力问题,导致停车位置空率偏高,停车场的收入降低,使传统停车场停车费价格也随即上涨。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停车难成为首要问题,因此停车市场成为一个重要商机,一些不正规的停车场也应运而生,故出现了大量停车场收费不透明的乱象。 智慧停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不完善、不成熟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智慧停车这个万亿级的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是时不...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1
浏览次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