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汽车增量持续攀升,“停车难”成了出行“最痛”。调查显示,停车难并不都是因为车位匮乏,更普遍的原因在于资源分散化以及信息不对称、整合不到位,从而出现无位可停和资源浪费并行存在的尴尬局面。 最近几年,互联网停车兴起,各种智慧停车APP鱼贯而入,行业投资风生水起。然而,虽然智慧停车已被验证是行业必然趋势,但不少停车应用因缺乏政府权威数据,车位信息采集不全、实时信息不对称等不足暴露无遗,推广起来困难重重。 对于车主,相信大家深有体会,无非是停车难、停车贵。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问题凸显,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但城市建设并没有跟上人口、汽车上升,导致城市停车规划严重滞后,且随房价上涨,在一二线城市车位价格就是一辆车的价格。更进一步从开车日常行为来说,进出车场慢,路边停车被贴条、停车场信息牌展示信息有误,预计100个车主里有99个车主都遇到过上述问题。 对于停车场运营方,主要通过物业管理,当然也有业主直营。但也伴随各种问题,包括人员流动性大,收费人员私设小金库,导致资金流失,以及人员素质偏,管理效率下等各种管理问题。说白了,停车场业主并没有对车场运营方有个有效管理、约束机制,收费员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 对于各级政府,那就是从城市管理与规划角度来看,停车难带来交通拥堵,时不时爆出某停车场乱收费;媒体和公众质疑声音高涨,还有就是交通、城管、市政多头管理带来监管困难;从商...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1
浏览次数:66
2019年,全球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随着商用进程不断深化,5G技术将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关联领域裂变式发展,形成5G大生态,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社会转型和行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5G技术的推广普及,将推动人工智能无感停车进入爆发期。过去,受限于通信传输和网络计算速度,停车场尤其是地下停车场信号极差,这对以互联网为底层设施的智慧停车十分不利,对后期城市级停车云平台的推进更是一大障碍,5G的到来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相比于4G来说,5G的网络速率将达到4G的100倍,而时延则是4G的1/10,可即时实现云接入,加上5G海量连接的优势,将为智慧停车场景带来全新体验。 与此同时,5G还将与人工智能、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技术,共同推动“无感停车”时代真正到来。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人脸识别广泛应用在跨境通关、站台安检等交通出行领域,这种一对一识别相对比较简单,而车牌识别属于一对多识别,信息采集系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深度学习,才能实现快速识别、精准识别,这就要求人工智能算法不断升级,以此应对各种复杂的识别场景。 对路内停车来说,摄像头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易受雨雪天气、光照、遮挡等因素影响,给车牌识别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试点人工智能无感停车采用“人工智能+高位视频”的技术叠加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车牌动态识别,以此确保最终识别的准确性,识别率高达99.99%,一套...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0
浏览次数:119
停车难、停车乱等也成为社会的公害,被人们所诟病。而在这种形势之下,智慧停车中的“无感支付”悄然兴起,在为传统停车方式带来转机的同时,也将更好的改变当前“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也在不断增长。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如此庞大的汽车拥有量,对于停车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无感支付”停车技术是车牌识别与快捷支付双重技术高度整合的一项技术。这种智能的“无感支付”模式,可以真正实现人、车、服务的无缝连接,能够为车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通行服务。 在“无感支付”停车场中,“智能判断和图像识别”是“无感支付”的基础。智能前端设备会自动判断动作、识别车牌、抬杆。车主通过把车牌与支付宝绑定,并开通免密支付功能的方式,自动从车主绑定的账户里扣取停车费,这一系列的流程结合起来,就是 “无感支付”。据测算,时间最快能缩短到3秒。 ETC的模式比较“重”,首先用户需要办理OBU车载单元,其次,需要安装ETC的系统。ETC虽然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渗透率只有38%左右,原因就在于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功能单一、申请流程繁琐、开发票很麻烦、存在“黑科技”盗刷的风险等。 这给了“无感支付”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移动支付技术的“无感支付”,...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9
浏览次数:23
“无感支付”智慧停车场实现了智慧缴费,不用排队,不用找零,只要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快速缴费离场。令人更加开心的是,这种智慧模式要继续升级了,出停车场时不但不用付现金和找零,甚至连手机都不用掏了,驾驶人什么都不用做,停车费自动就扣掉了。 从购物到吃饭,从打车到看病,“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我们的出行、交流甚至思考。这一次,智慧城市又把触角“伸”到停车收费这一领域。虽然看上去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技术突破,但恰是这一点点新的“小确幸”,让有心人能感知,智慧的能量更进一步渗透进生活了,更进一步渗透进城市的“毛细血管”了。 无感支付停车费“空付”模式,是通过支付宝来完成的:打开支付宝,点击“更多”,选择“车主服务”,绑定车牌号,设置这辆车为免密支付即可,之后这辆车到达支持“空付”模式的停车点停放时,停车费就自动从车主支付宝里扣掉,扣费完成后,驾驶人会收到信息提醒。 无感支付“空付”停车费将给驾驶人带来很大便利,无需掏钱包也无需掏手机就可支付停车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避免停车管理员乱要价。但更为重要的是,无感支付“空付”大大提高车辆驶离停车场点的效率,在下班高峰期、节假日、旅游旺季等时间段,停车场点车辆通行效率的提高,可以大大减缓或避免交通拥堵。以前交现金有时还要找零,车辆驶出时从被设备感应到收杆放行要十几秒,而无感支付“空付”模式再加上与之匹配的快...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8
浏览次数:163
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3。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痛点,考验着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的智慧。 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作为代步工具的小汽车必然会出现一个大规模的消费高潮,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成为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引擎。由于城市交通的拥挤,特别是停车位的不足,致使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城市土地金贵,因此很少考虑在规划中专门辟出停车场,或即使有专门设施也过于保守,难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但是,在现代化的城市运行体系中,这一课又是一定要补上的,否则它就将拖整个社会发展的后腿。此次交通论坛上,很多专家提出,根治停车难顽疾,需要将智慧停车纳入城市规划,并推动停车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所谓智慧停车,是要求以停车市场资源规划为基础,综合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使城市停车系统在社区、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实现对停车资源的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在硬件设施上,一是要根据城市土地紧张的特点,更多地向空中要地,建设专业的停车楼等集约化停车设施,有效扩大停车位供应;二是要让停车场信息成为车内“标配”,使车主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停车场。 城市停...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7
浏览次数:34
停车难是当今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不管日本、美国、韩国,这些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法国、德国,都面临停车难的问题。他们对于停车方面的需求,停车难题,一点都不亚于中国。 汽车进入百姓家庭的速度之快,远超出政府部门预期,导致城市停车位规划和建设严重不足。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23个城市保有量超过200万辆,49个城市保有量超过100万辆。我国停车行业发展起步晚,停车位远低于实际需求量。 目前我国驾驶人数超过3.85亿,电动车年均增速为30%,全国有80万个停车场,路外停车位3000万个,路内停车位300万个。我国未来还存在5000万个停车位缺口。这就出现了停车难的矛盾,现在城市的平均缺口大于50%,停车利用率小于50%。 智慧停车分两个方面,一是停车场内部设施设备智能化;二是停车收费管理智能化。当前智慧停车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未来必须要走规模化、综合化发展之路。这也是国家政策的方向。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日前发文提出,“十三五”时期,将以交通枢纽、居住区、商业区、医院、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 如何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推动智慧停车市场的有序发展?这需要城市管理者从政策层面着手,打通城市级的全产业链,将智慧停车这块蛋糕做大、做厚,并当好“切蛋糕”的人。 不过,随着过...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4
浏览次数:27
趁着“智能热潮”的冲动效应,各行各业的贴边打诨及其严重,也因此,一大批互联网企业贴着智慧停车的概念干起了买卖。据统计显示,彼时,超过200家企业争夺智慧停车十万亿的产业规模。“车位”真的好抢么?在计算机领域里类似堆栈中“栈”的模式与智慧停车行业很像,先进后出。 随着城市布局的改变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传统停车行业中存在的弊端不断暴露。停车位与机动车数量上的不匹配是一个现实问题,从一些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停车位缺口在六千万左右。采取传统的停车模式,需要驾驶人自己寻找车位,而且从进入停车场到离开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其中必须有人为干预。停车场的收费并不透明,而且高低不等,监督难度比较大。据统计,在价格投诉中,停车费的投诉排在第一位。 既然传统停车行业存在诸多问题,“智慧停车”是不是能够解决呢?理想中的智慧停车能够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将一些空置的停车位通过数据分享提高运转效率。而且,在加入了智能停车系统后,整个停车流程会更简洁,提升停车的效率。费用方面,系统会显示用户的停车时间、计费方式、在线付费,不需要人工操作,会更加透明。 虽然智慧停车概念的提出已经超过四年,但依然没有做到大规模应用。比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智慧停车的覆盖率也只有7%左右。智慧停车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车主能够共享停车位信息。但是,因为智慧停车企业众多,彼此之间无法做到信息共融,信息孤岛情况依然存在。智...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3
浏览次数:63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全世界有1000多个智慧城市正在建设,其中中国就有500个,占了将近一半。而在智慧城市构建上,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将目光投向了交通领域,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进一步发展。在智慧出行领域,有两大场景成为当前各大企业争夺的热点,其中智慧交通的场景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景就是智慧停车。 近年来,关于智慧停车探讨声音一直都存在。究其原因,其一在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难、停车贵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痛点。其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浪潮,我国智慧停车系统行业借鉴并汲取了全球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颠覆传统的停车运营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近年来政策的利好、资本的聚焦,也让原本一直处于低效运作的停车产业成为价值洼地,迎来新的风口。 智慧停车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事实上,虽然中国有500个城市都确立了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大框架,但具体如何填充落实,大部分城市还只能从头部城市寻找经验。纵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无一不是拿矛盾最突出的交通问题来“开刀”,在这些城市,智慧停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体现了城市治理与智慧民生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带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产业的融合发展。 智慧停车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应用载体,当前许多前沿科技都可以从中找到成果验证、转化的“用武之地”。在深圳,人工智能率先与停车产业相结合...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2
浏览次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