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国内的停车场的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大部分写字楼停车场的最高峰利用率在60-70%左右,所以24小时的平均车位利用率也低于20%。 以杭州为例,截至2015年底,杭州市城区汽车保有量共计126万辆,机动车泊位数为62万个,机动车与停车位的比例为1:0.49。车辆和车位不匹配,停车位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停车场投资收益不高,服务意识薄弱,综合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 智慧停车顺应城市发展需求,通过将原来信息封闭的停车场信息整合,结合实时视频技术,解决了停车行业长久以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车场利润的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的最优化,展现出了强大的行业前瞻性,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提供了新方案。 2019年将是数字3.0时代“上链元年” 。数字经济3.0的关键词为万物上链,链即价值互链网。在这一阶段,5G高速移动网络,区块链3.0技术,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爆发,数据操作过程透明公开,数据操作记录永久可靠保存,数字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将传递价值。数字经济3.0生态产生的应用领域包括数字支付与结算、数字产业与整合等。 智慧停车可让车主无感进出停车场,数字化支付停车费用;为停车场、小区物业等管理方提供实时、多样、精准的经营数据,实现智慧化甚至无人化管理;提高车场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
发布时间:
2019
-
02
-
13
浏览次数:86
今年,杭州下城区将重点对武林商圈内的重要部分——延安路下城段,进行国际化智慧化的改造,让延安路再放光芒,再迎“王者归来”。无人超市里购物、无人停车场扫码停车、云上餐厅用餐、机器人售卖咖啡……这些商业“黑科技”将被大量引入延安路街区。 杭州下城区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谋划街区智慧商业、智慧停车、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共享服务等功能的实现,构建智慧街区“生态链”。探索消费者功能、商家功能、政府数据功能三者有机整合。引进“黑科技”到延安路商业大街上,通过智能餐厅、无人超市、人脸识别、机器人服务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消费者带来智慧化的购物体验。思路决定出路。 杭州下城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展开合作,积极推进“武林商圈”在支付宝商圈平台上线,整合商场、超市、餐饮、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摄影等多行业业态,目前已有超过600家商户进驻商圈平台,实现店铺定位引导和支付即双会员功能,让顾客在购物消费的瞬间,成为商圈和品牌的双会员,线上覆盖1000万人次。同时,可基于会员基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标签分类、消费习惯分析和精准营销,不仅解决商圈会员难运营的困境,同时也给入驻品牌提供了更直接触达消费者的通道。 从前,去武林商圈购物,停车是个老大难问题。智慧商圈试点后,“武林商圈”对传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实施了智慧化改造,平台内武林商圈智慧停车场模块也成功试运行,可以实时统计商圈内银泰百货、嘉里中心...
发布时间:
2019
-
02
-
12
浏览次数:39
对于年轻人来说,出行的第一步,是使用手机。“开车,要用手机查路线、实时导航;打车,要用手机发布需求、网上约车;坐公交车,要用手机查到站时间,减少等待;就算是骑自行车,现在也都是用手机租共享单车。”得出结论:“出行,没有车没关系,可不能没有手机。”随着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智能交通带来的出行便利,智慧出行正悄然深入每个人的生活。 智慧出行,离不开智慧停车。没有停车管理员,不用交现金;如果你通过软件开通了“无感支付”,连电子支付环节都能省去,可以直接开车就走。从2019年1月1日起,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3个区支路以上等级城市道路停车全面实现了电子收费。在北京,这种新的停车方式,正在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便利,带来新的出行体验。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将车辆进出场信息实时传输至市级平台,统一计算停车时间和费用,实现电子计时收费。”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停车费的缴纳方式以电子支付为主,停车人可通过“北京交通”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获知停放时间和费用,在线支付道路停车费。 根据计划,北京市将分三批推进全市支路以上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全覆盖。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北京市道路停车综合治理将实现三个转变。即,停车观念上,树立“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观念;收费模式上,“人工现金收费”转向“电子收费(无感支付)”;收费性质上,“经营性收费”转向“...
发布时间:
2019
-
02
-
11
浏览次数:53
自1月21日起至3月1日止,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拉开了“世界最大规模周期性人口迁徙”的序幕。据国家发改委初步预测,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全国交通路网将面临客流量、车流量激增的多重考验。 近日,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较2017年增加了2285万辆,增长10.51%。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不仅意味着当下春运车流量的进一步增长,更意味着未来我国“停车难”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目前,大力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城市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重心。智慧停车以其独有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节约管理成本与设备成本的成本优势等,有效提高了城市静态交通活力与城市停车资源利用率,并成为未来停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时间较晚,且市场并不完善,导致我国智慧停车行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市场中智慧停车应用种类众多,但大部分智慧停车系统覆盖体量较低且各自为阵。各类系统覆盖的停车场范围不尽相同,侧重点和实际操作方式也各不相同,给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分散了停车数据流量,给停车场管理方造成了较大的管理困难,进而导致智慧停车不能在城市间快速的普及。 智慧停车企业并不是全都“智慧”。以车牌识别技术为例,该技术是当下智慧停车应用中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之一,但大部分企业在车...
发布时间:
2019
-
02
-
02
浏览次数:24
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诸多行业都在分享互联网带来的饕餮盛宴,不仅如此,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互联网+”发展,由此实现了诸多领域的科技创新。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2亿,这意味着停车需求将会有显著增长,社会上的停车场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停车场在方便用户停车的同时,也能够让相关经营人员获得一定的利润,然而,很多普通停车场的停车效率十分低下,用户进入停车场进行停车时,需要经过多道手续,还需要配置专业的岗亭收费人员,不仅耗费用户的停车时间,同时也会给停车场经营单位带来一定的人力成本,从而极大地降低自身的利润水平。 在停车效率较低的背景下,很多用户进入停车场之后发现很难找到相应的停车位,甚至会因为需要寻找停车位,不断在停车场道路上徘徊,进而引起停车区道路拥堵。不仅严重影响他人出行,更甚者还需要安保人员前来进行交通疏导。在此长时间的过程中,往往让有车一族感到身心俱疲,甚至由此产生路怒心理,从而严重影响其停车体验。 破解当前停车难,效率低问题,就需要引入智慧停车,而通识停车的无感支付智慧停车系统,无疑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实际上,通识停车在推出无感支付智慧停车一体化系统之后,就在长三角主要城市如杭州、江苏、成都等地得到相对应用。相关智慧大厦或者智慧停车场,在配置通识停车所开发的车牌识别系统、道闸等产品的基础上,再配置相应的智能软件系统,...
发布时间:
2019
-
01
-
30
浏览次数:25
我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停车难,停车乱,停车场出入效率低等问题。停车场行业也是有车一族必不可少的场景之一,国家的车辆剧增,传统停车场的缴费慢,收费漏洞极多,车主体验极差。并且数据智能在本地保存,易丢失,可靠性差。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车一族”这类群体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2017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高达2.42亿辆,车辆每年都在递增,而伴随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为解决城市车辆管理所遇到的压力,智慧停车“无感支付”的行业油然而生,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堪比“移动支付”对世界所带来的改变。 近年来,基于图像识别+支付技术结合的'无感支付',其便利性及高效性,越来越受到停车场管理方、车主及支付机构等的认可,特别是去年可谓无感支付风靡全国的开元之年。无感支付,是一种基于免息免密小额支付+车牌识别技术的融合应用。与“扫码付”不同,无感支付采用“车牌付”形式,仅需将线上资金账户与车牌绑定,车辆经过收费站时摄像头识别出车牌号,自动从对应账户中扣除费用,全程不需要现金找零,不需APP充值或手机扫码,车辆出场通行时间由原来的10秒缩短至不足2秒。 继去年6月,全国首个支付宝无感支付停车场落户上海虹桥机场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前不久携手微信支付正式推出全国首个“微信无感支付”停车场,一时间,停车场无感支付成为支付机构争抢的焦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微信、支付宝、中国银联、民生银...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8
浏览次数:42
在一二线城市,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影响不一而足,如降低出现效率,影响出行体验;资源竞争加剧,不利于社会和谐;寻找停车泊位时低速行驶,还可能造成交通拥堵、增加空气污染等。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位数量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引入智慧停车,提高现有停车位资源利用率,将是解决停车难的一个有效手段。 停车难问题一直是城市中的顽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有车族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出行开车成为习惯。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高的背后,是城市停车位短缺带来的隐患。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开车外出办事,找停车位需要消耗很长时间,或者找到的停车位离自己的目的地非常远等等。 如今,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智慧停车场也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所谓智慧停车,是指以停车位资源为基础,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中。智慧停车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对停车位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 智慧停车是指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最优化。简单来说,智慧停车的“智慧”就体现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服务于车主的日常停车、错时停车、车位租赁、汽车后市场服务、反向寻车、停车位导航。 智慧停车是传统停...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5
浏览次数:44
如今,停车难已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都市病”。以上海为例,在周末及节假日高峰期,平均每位前往商场的车主都会因找车位及进出场浪费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此外,停车难更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据数据显示,城市商圈周边30%的拥堵问题是由停车造成的,可以说,停车拥堵不仅影响城市通行效率,更会为环境治理带来负担。坐在车里,堵在路上,吸着废气,已成为大都市车主不得不面对的窘境。 对于单个车主来说,或许换来的只是早几分钟到家或者省几块钱停车费。然而,对于整个城市来说,在每天上千万次停车行程的匹配下,它所累积节约的时间成本,带来的环保效应,就绝不仅仅是5分钟那么简单。 到底该怎么治理停车难?部分媒体把造成“停车难”问题根源指向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然而,据《2017年中国停车大数据报告显示》,尽管我国停车位存在不小的缺口,但全国超过九成以上城市的停车场车位使用率却低于50%,北上广等主要城市的车位使用率平均最高也不足六成。 由于传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只能记录车辆进出的时间,不能及时向公众提供实时准确的停车信息,导致用户在停车过程中只能盲目寻找,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通过对停车场进行智慧化改造,能够让停车信息在停车场与用户之间实现实时共享,将车主“无处可停”和停车场“无车来停”的困境彻底化解。 为了让停车信息实现更高效的流转,为车主和城市带来更大价值,智慧停车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逐步建...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4
浏览次数:39